11364号陈玉龙《书法》64x34.5软片陈玉龙 著名书法家、北京大学东方学系教授陈玉龙,著名学者、书法家。1921年生于江苏镇江,2013年在北京逝世 [5] 。北京大学东方学系教授,北京大学书画协会会长,中国国际书画人才网学术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文名陈玉龙国 籍中国民 族汉出生日期1921年11月 [5] 逝世日期2013年3月3日 [5]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东方语系职 业学者、书法家、教育家出生地江苏镇江代表作品《汉文化论纲》曾获大奖、《中国书法艺术》、《天地有正气》职 称北京大学东方学系教授职 务北京大学书画协会会长,中国国际书画人才网学术顾问送给韩国总统金大中书法作品50年代曾兼任北大校长马寅初先生的秘书。主要著作有:《汉文化论纲》《中国书法艺术》(其中《书法五感》一文深受书法界重视)、《天地有正气》等。曾应邀赴日本、美国、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五国和香港、台湾等地做书法艺术交流活动,效果甚佳。部分书法作品被博物馆、碑林等重要场所收藏。书法作品曾赠送许多国内外名流及政界显要,如:韩国总统金大中、日本池田大作、泰国公主诗琳通等。曾为当代著名书法家舒同先生撰写书法艺术展前言,并多次参加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教授举办的书法博士生论文答辩会。2002年3月应邀参加北京当代著名学者书法展。陈玉龙等率北大书法家代表团访问日本1921年,风雨飘摇的年代,陈玉龙出生在有“金陵门户”之称的江苏镇江,从小受到古城文化历史的熏陶。五岁时,入私塾接受启蒙教育,模仿颜、柳二体,八年之间,每日书大楷和小楷各一张,临池不辍。离开私塾后,陈玉龙进入一所私立小学,之后又考入当时赫赫有名的江苏省立扬州中学。时运不济,升入初中不久,日军入侵粉碎了他的求学梦。陈玉龙背井离乡,只身负笈辗转来到川滇大西南。在流亡期间,他曾当过学徒、练习生、雇员,为人刻过蜡版,备尝艰辛。然而“生也艰,生也幸”,在山城重庆,陈玉龙结识了武昌起义元老、民国著名教育家、书法家许学源先生,投师门下。谈话间,陈玉龙屡次提及恩师许学源。他说,在重庆这段时间,对他做人和学书法的影响都是最大的。他对于含蓄书法的理解和“以学养德”的思想都深刻地受到许学源的影响。后来陈玉龙辗转又到北大,在马寅初老校长身边工作数年,风熏雨泽,德馨相传,学问、书法多受其教化和熏陶。在北大的几十年,陈玉龙在历史、文学和书法艺术上都各有建树,集学问家、散文家和艺术家于一身,其中任何一项,都是一般人难以望其项背的。作为一代硕学,50年大学执教字外的渗透和不同寻常的经历,也为陈玉龙独特独到的书风增色不少。
1979年春,在赵宝煦、李志敏、张振国三教授发起和张学书副校长首表赞同及大力扶持下“燕园书画会”应运而生。引碑入草开创者李志敏会长去世后,由罗荣渠教授暂代会长。李、罗两教授相继辞世后,“燕园书画会”择定于1996年6月27日改组为“北京大学书画协会”,归属于艺术教育委员会。是日也,天公作美,雨后天晴,一扫几年来之阴霾与低沉。新老会员欢聚一堂,同声赞美此次盛会为燕园书画事业之“中兴会”。展望未来,前景广阔,无限振奋。陈玉龙以75岁衰迈老翁,推举为书画协会会长,
1985年,李志敏与陈玉龙等率北大书法家代表团访问日本,拜访了位于大阪的香风书院,会见了井口东葩女士。 资深书法家陈玉龙撰文《 书魂匆匆归道山——读李志敏<诗情到碧宵>兼悼斯人》,在《文史杂志》同年第6期刊载。陈玉龙还撰文《燕园春意浓,斯人独憔悴》,回忆起两度联袂远行经历,一次是1985年与李志敏等东渡扶桑,为期双旬;一次是1993年秋与李志敏、刘炳森等西游新疆,为期半月,两次归期均为8月31日。归途中,陈玉龙和李志敏相约:“但愿有生之年,勉作第三次壮游,或北上,或南下。”李志敏生前曾到北戴河海滨度假,捡得一石,携归赠予陈玉龙并附一便条:“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这块石头是一幅风景画,有月,有水,请勿刻写。”陈先生甚喜,初置此石于客厅画框中,后割爱移赠世界著名奇石收藏家、泰国奇石馆馆长周镇荣先生,作永久陈列。此外,陈玉龙还在发表于《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的《北大书画活动的历史回顾与前瞻》和《光明日报》1998年5月3日的《百年星辰,百年墨彩》等文中,以较重笔墨高度评价李志敏书法艺术。
文学著作陈玉龙与引碑入草开创者李志敏、张辛、华人德、白谦慎等书法界一直流传着陈玉龙写过的一篇题为《优入圣域—汉字书法艺术礼赞》的文章。文章中说,研究书法必须提高到美学高度;研究美学,必须提高到哲学高度,应当以浓厚学养领字。
“以学养德”,这是当年陈玉龙的恩师许学源老先生留给先生的一笔宝贵财富,也是他几十年来一直坚信和坚守着的信仰。学习书法初期可能更多关注技巧,要掌握一门艺术的基本语言,学习技巧是前提。但是稍微深入之后,修养即上升到了第一位。一个人如果没有相当的文化修养,在书法上就不能上层次,如果没有道德修养,那么艺术再高也会遭人唾弃。在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上,陈玉龙自己无疑是书法界的典范。陈玉龙治学,以史学为主兼及文学和书法。在史学方面,陈玉龙从事印度支那研究达半个世纪之久,主编了几部颇有影响的论文集,在越南、柬埔寨、老挝三国的历史和文化以及中越、中柬、中老关系史研究方面成绩斐然,是我国著名的印支史专家。在文学上,陈玉龙早在学生时代就已经展现了他的才华。他的文章清新婉丽,给人以美的享受。《天地有正气》散文集收入北大百年校庆“未名文丛”第一辑。也正是对史学和文学的偏好,为陈玉龙奠定了深厚的文化修养,笔下每一个字都融入了传统的积淀和对历史、艺术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