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名人字画电话:13521205815
搜索
作品分类
热门作品
联系我们
手机:13521205815
电话:010-63517989
微信:bjdh88
地址:北京西城区琉璃厂西街57号105

古旧书画

当前位置:首页》古旧书画
刘廷琛《书法夫..》

编号:16699号
作者:刘廷琛
名称:刘廷琛《书法夫..》
价格:协商
尺寸:146x34

16699号刘廷琛《书法夫..》146x34原装日本旧裱立轴

16699号刘廷琛《书法夫..》146x34原装日本旧裱立轴.jpg

16699号刘廷琛《书法夫..》146x34原装日本旧裱立轴

刘廷琛(1868年~1933年),字幼云,清同治六年(1867年)出生在江西德化。是京师大学堂总监督,也就是北大的第七任校长。


一,非凡的童年

江西德化(今九江)的刘家,是九江著名的簪缨世族。刘廷琛的父亲刘矞祺,号云樵,是对刘廷琛的才学起关键作用的人。刘父虽然官职不高,只做到了两浙盐运使,但是他是清末大书法家,博学多才,以草书著称于世。刘廷琛幼承家训,父亲亲授诗书及书法。

刘廷琛非凡的童年,不外乎两个因素,一是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父亲懂得“童蒙养正”,对刘廷琛很早就开始了启蒙教育。二是天资的聪颖,他遗传了父亲优良的基因。而且自幼敏而好学,研读经书,寻着旧时代科举的范式,练就“下笔千言立就”的本领。在科举这条路上,他连考连捷,到三十岁时便进入翰林院,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陕西提学使等职。

刘廷琛书法

二,顺遂的仕途刘廷琛从举人到进士再到庶吉士(明清时期翰林院官员,为皇帝近臣 ,负责起草诏书、为皇帝讲解经籍等),没有任何人的帮扶,刘廷琛凭着本事一步步升迁。这个“下笔千言立就”的翰林,后来先后做过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山西学政、陕西提学使及学部侍郎,还担任过末代皇帝溥仪的经筵讲官……。另外,他还担任过光绪皇帝的轮班进讲,分任《贞观政要》一书的讲解,“所撰讲义,多指论时政,直言敢谏,得到张之洞器重”。


三,卓越的校长

刘廷琛的仕途真是顺风顺水,一路凯歌,但他的履历中真正的亮点是京师大学堂总监督,也就是北大的第七任校长。刘廷琛出任京师大学堂总监督、学部副大臣,是张之洞推荐的。他做京师大学堂总监督时间近三年,在任职期间创导分科教学,分设八科,经科、文科、政法科、格物科、农科、医科、化学工科、商科。中国大学分科自是而始,刘廷琛也成为我国近代开创分科教学第一人。我们从一些文献记载中可以看到,他主张创办教育,兴学救国,可谓远见卓识。“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刘廷琛出任陕西提学使。时科举刚废,学堂学规多仿日本,凡简任提学者必先考察日本。通过细察,他发现日本教育贯穿一条军国主义体系,对中国抱有极大野心。莅事之初,即上奏朝廷‘宜亟筹根本自强之计’,号召创办教育兴学救国。光绪三十三年,授学部右参议,次年改授京师大学堂总监督、学部副大臣(教育部副部长)。”——李训刚《北大校长刘廷琛》。

我特意查阅了京师大学堂大事年表。其中刘廷琛在任期间的几件大事:

1908年2月17日(光绪三十四年正月十六)新任大学堂总监督刘廷琛到任就职。

1909年6月(宣统元年五月)京师大学堂开办分科大学。

1909年8月(宣统元年七月)清政府派出包括京师大学堂学生在内的首批47名学生赴美留学。

1909年12月(宣统元年十一月)京师大学堂开始接受外国留学生入校学习。

在这里提一下,1909年8月,47名赴美留学生中,就包括了后来担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先生。

1910年8月,70名赴美留学生中,有后来成为著名语言学大师的赵元任,有成为气象、地理学大师的竺可桢。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曾执教北京大学并担任过北大校长的胡适先生也是第二批赴美留学生之一。



三,遗老的挫折

清宣统元年(1909年),刘廷琛随班进讲,成为了溥仪的老师。因为忠于清政府,袁世凯称帝后,他痛哭流涕,大骂袁世凯。

清帝退位后,刘廷琛举家移居青岛。1912年,恭亲王溥伟密谋复辟清室,刘廷琛首先参与,并力主争取张勋参与复辟活动。这一年溥仪才12岁,仍是一个孩子。仅仅12天,张勋的复辟梦就破灭了。张勋逃入荷兰使馆,刘廷琛这位上任12天的“议政大臣”也逃回青岛的潜楼。

“潜楼”,是刘廷琛在青岛寓所的名字,位于湖南路53号。据说,是仿照北京四合院建造的,前后两幢楼房,并有东西两厢各三间,中间有一个大院,前西小院兼及花园,植有珍贵花木不少。楼上设书房,名叫“潜楼”。

为什么是这两个字?潜楼的“潜”字,源自《易经》“潜龙勿用”,“这是比喻有道德而隐居的君子,不被世俗成见所转移,不求名利,处惊不乱。”另外,潜龙也有等待时机,东山再起的意思。

刘廷琛在青岛,到底是什么样的状态?我们从卫礼贤的《中国心灵》中,可以看到。因为这位德国人曾详细地记述过刘廷琛,“我们的圈子里还有一位前教育大臣。他的幽默感使他显得非常出众。其实他是一个很严肃的人,但他宁愿装成放荡不羁的样子。他属于那种神秘的圣人”。

刘廷琛自比‘潜龙’,自号“潜楼老人”,但在听说日本提出欺辱中国的“二十一条”后,却是老泪纵横。

刘廷琛的晚年,真正是不问政治,一心在潜楼中读书、写字、著书 、会友。

民国建立后,1914年7月1日,国务卿拟聘刘廷琛为礼制馆顾问,刘廷琛以撰《复礼制馆书》辞。

1932年7月5日,刘廷琛病逝于青岛。





联系我们
  • 手 机:13521205815
  • 电 话:010-63517989
  • 邮箱:dahanhualang@163.com
  • 地 址:北京西城区琉璃厂西街57号105

扫一扫加微信

13521205815

欢迎来电咨询

首页 名家索引 书法作品 绘画作品 古旧书画 西洋艺术 古玩杂项 疑似真品 大瀚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