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1号王学仲《一日之千里之境》50x45原裱立轴
11111号王学仲《一日之千里之境》50x45原裱立轴已售出
王学仲(1925年10月23日-2013年10月8日),生于山东滕州。书画家、教授。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当代中国书画网艺术顾问。曾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学术委员会主任,天津书法家协会主席。1953年起在天津大学任教,创立天津大学王学仲艺术研究所,兼任南开大学、广州美院及日本筑波大学客座教授,王学仲艺术研究所荣誉所长,中国文联第八届、九届全委会荣誉委员,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组画家。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精通书法、绘画、文学、哲学;是一位宏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家,创立“黾学”学派。于2013年10月8日晨7:17在天津武警总医院病逝,享年88周岁。
人物关系邱石冥老师吴镜汀老师容庚老师齐白石老师黄宾虹老师唐云来学生彭庆涛学生孙伯翔学生张海学生魏立刚学生陈聿东
学生中文名王学仲别 名王黾、滕固词人国 籍中国民 族汉族出生地山东省滕州市出生日期1925年10月23日逝世日期2013年10月8日毕业院校北平京华美术学院职 业画家代表作品《四季繁荣图》》《王学仲美术论》《垂杨饮马图》主要成就创立“黾学”学派目录1人物经历▪早年活动▪日本讲学▪日本个展2人物概述3艺术素养4艺术特色5“黾学学派”人物经历播报
早年活动
王学仲的艺术誉满国内外,但他的成才经历却是艰辛而漫长的。1925年10月23日,王学仲出生在山东省滕州市宁家村一个书香人家。5岁那年就跟着教书的父亲上学,开始学写毛笔字,一直练到17岁,其中还到处拜师访友学习绘画。后来,王学仲考取了北平京华美术学院国画系,师从邱石冥、吴镜汀、容庚、齐白石、黄宾虹等学习书画。 1946年夏天,中国书画名家徐悲鸿就任北平国立艺专校长。王学仲的才华得到了徐悲鸿的赏识,在徐先生的鼓励下,王学仲来到北平国立艺专深造。
在艺专新生报到的那一天,有几幅书诗画一体的作品引起了徐悲鸿校长的关注。徐校长就对大家笑着说:“作者夜泊,他的诗、书、画看去有些'怪',合称‘三怪'如何?”。“夜泊”是王学仲的笔名。徐先生又转脸对王学仲说:“‘怪'字的含义有贬也有褒,‘扬州八怪’不也是‘怪’吗?你书画有一些文人画趣味,但还要下深功夫,要有时代的足印,要有事物的特征,还要有艺术家个人的面貌”。
当时徐悲鸿亲自担任油画和国画的教学工作,王学仲有幸在课堂聆听他的教悔,课余时间也经常到徐先生的家去拜师求教。
有一次,王学仲带着他自己写的书法册页呈送给徐悲鸿先生指教。徐先生仔细审视之后,很是欣赏。他知道王学仲还有一个名字叫“呼延夜泊”,当即挥笔在册页上题写道:“呼延生方在少年,其书得如是造诣,秉赋不凡,盖由天授。方之古人,在唐则近于北海,宋则山谷,明则倪文正、王觉斯,而非赵董世俗之姿可相并论也”!
1953年7月毕业离校的那天晚上,徐悲鸿还特意画了一幅《奔马图》赠给王学仲,并叮嘱他在艺术上要不断进取。
王学仲毕业后分配到天津大学任教,一直工作到今天。其间他不但桃李满天下,而且他的诗文书画艺术也不断成熟发展。正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评价的那样“诗文书画,四美俱臻”!
日本讲学
王学仲的书画艺术在日本很有影响。1981年9月王学仲先生应邀到日本国立筑波大学讲学,开设的课程是大学生、研究生的必修课《书法》和选修课《中国画》。由于王学仲在日本书画艺术界的影响,他在日本的一些书画界朋友专门投资建设了“王学仲艺术研究所”。
王学仲在日本讲学时,在日本书画界结交了不少朋友,和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82年元旦,师从王学仲的日本研究生松村一德请他去歧玉县老家过新年。王先生一下车,松村的父母双双叩头着地表示欢迎。元旦清晨,松村夫人买了五个纸条,请大家把各自内心的祈求写在纸上。王学仲先生郑重地写上了“祝中日友谊长青”七个汉字,并将纸条虔诚地结扎在树枝上。事隔两年之后,松村一德访华来拜见恩师时,王学仲问:“我挂的那个纸条,怕早被风雨打碎了吧?”松村笑着眨了眨眼说:“老师,你看我们三千日本青年又来到了中国,你的纸条和绿树会永远长青的!”
日本个展
1983年7月,日本东京银座鸠居堂画廊举办了王学仲个人画展。展览中,王学仲先生接待了日本书画界元老西川宁、“前卫派”首领宇野雪村,美术评论家桑原住雄等。这些日本书画名家对王学仲的书法艺术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然而令日本人民印象最深的是王学仲绘制的长5.9X4.4米的巨型壁画《四季繁荣图》。这是中日有关方面专门请王学仲先生绘制的。这幅巨型壁画于1983年7月28日日本东京上野火车站建站一百周年、中日友好十周年、东京上野火车站和北京火车站结为友好车站两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在日本东京上野火车站大厅揭彩。
这副壁画以中国泰山和日本富士山为背景,描绘出东京上野公园的四季美景。春天的“蝶舞樱花”,夏日的“鲤戏碧荷”,还有秋高气爽的“北雁红叶”和冬令雅静的“熊猫雪竹”。壁画还绘有上野驿站百年前的旧貌,百位穿着中服或和服的中日历史人物等等。画的中央书写着一首《上野驿站百年颂》的七绝诗,成为中日友好的见证和象征。
人物概述
播报
王学仲,1925年10月23日生于山东省滕县(今山东省滕州市)鲍沟镇东宁村 [1],原名王黾,字黾子,笔名夜泊,号滕固词人,晚号黾翁,室名泼墨斋。1942年考入北平京华美术学院国画系,曾师从邱石冥、吴镜汀、容庚,1945年毕业后由北平国立艺专墨画科转入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学习年画及油画,同时也接受齐白石、黄宾虹、张伯英、徐悲鸿、李可染等人的指导,书法功底深厚,诸体皆善,尤长于行草书,豪放雄健,跌宕多姿,绘画则以山水为主,精于书画理论,著述甚丰,1953年在天津大学任美术课教师。1978年入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组创作。1985年天津大学建成“王学仲艺术研究所”,任该所所长。1989年获天津市鲁迅文艺大奖,出版有:《书法举要》《中国画学谱》《王学仲美术论》《王学仲书法论》《王学仲书画诗文集》《夜泊画集》等。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天津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天津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当代中国书画网艺术顾问、天津大学研究生院艺术研究所所长、教授、中华诗词学会顾问、日本国立筑波大学艺术系教授、北京中国炎黄画院副院长、天津画院特聘画师等职。1987年天津大学王学仲艺术研究所、滕州王学仲艺术馆、曲阜王学仲画馆相继建成,八、九十年代不辞年高多病多次深入大西北,完成了西北系列巨作:《汉家陵阙》《西夏王陵》《腾格里沙海》等作品。
王学仲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总结出了三则治学主张,即:二言——欧风汉骨,东学西行;四感——文化的厚重感,历史的沧桑感,诗人的苍凉感,艺术的高贵感;四我——扬我国风,励我民魂,求我时尚,写我怀抱。
作品还有《四季繁荣图》《垂杨饮马图 》《双鲤图》等。
艺术素养
播报
编辑
河南台记者在采访王学仲1992年9月15日中国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先生给王学仲写信,向王先生敬求墨宝。王学仲郑重地把自己创作的《狂草赋》长卷,连同他的《夜泊画集》很快寄给了钱学森先生。钱学森写来了感谢信。信中说:“读先生《狂草赋》使我神思飞扬,如火箭升空,‘巡天遥看一千河’矣!故先生所赠书法将为我余生中的精神食粮,受用不尽”。
王学仲曾获得世界和平文化金奖、中国书法“兰亭”终身成就奖。山东省曲阜市、江苏徐州市铜山县、山东省滕州市建了三个王学仲艺术馆。
王学仲的名气越来越大,可是他对名利看得很淡,在发展艺术方面他十分慷慨。他曾向有关艺术馆、博物馆捐赠珍藏和名贵字画700多件。他曾在山东滕州王学仲艺术馆开馆时捐献了家藏的石器、青铜器、古陶等文物和唐伯虎、郑板桥、徐悲鸿等名人字画;1995年10月他又说服家人把祖传画像《敕牒家谱》和一套十二件的唐代陶俑这些价值连城的文物捐献给了滕州艺术馆。滕州市拿出200万元人民币对他表示酬谢,但王学仲却分文不要。他说:“我没有收,没有收!好好建设艺术馆就行了。因为我搞艺术不是为了钱,我觉得应该把艺术看作是一个人生最高的灵魂”!
王学仲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也十分关心,上世纪八十年代正是书法艺术发展的活跃时期,有关书法的现代化的辩论相当激烈,王学仲十分支持青年艺术家们对书法的创新探索。见图:这封信是吴静芳老师转请王学仲给当时的青年学生阮云华的回信。从信的内容可看出王学仲对书法艺术的认真和做学问的严肃。看见王学仲的学识和涵养。
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