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70号康殷大康[书法柳.]95×68软片
大康的“康家体”书法,已成时代记忆播报文章书法田园2021-08-26 16:35百家榜创作者,媒体人,书法报,文化领域创作者,活力创作者关注中国书法自古以来就是一项注重传授的艺术,有像张旭与颜真卿这样的师徒之间的传授,有像王羲之、王献之这样家族之间的传授。到了现代,因为教育方式的改变,像古人那样紧密的传授关系越来越少。上世纪中期,曾有一个以康氏家族兄弟、子侄组成的书法群体,算是古人书法传授方式的延续。大康康氏一门风雅,两代五人皆善书法,人称“五康”。而其中年龄、辈分最大的康殷,则是这“五康”之首。他们的书法成就也以康殷为最高。康殷(1926—1999),别署大康。既是当代著名的书法家,又是著名的收藏家、古文字学家。他著的《古文字形发微》《文字源流浅说》《古文字学新论》《说文部首诠释》,成为资料匮乏年代人们学习书法篆刻、古文字知识的“教科书”。大康书法
大康先生既具文字学家的学力,又有诗人的才思,还有画家灵动的造型能力,这对一个书家来说,是一件何等幸运的事情。当然,这种“幸运”绝非“天雨粟”般的唾手可得,而是缘于先生过人的勤奋。大康先生擅楷、隶、篆、行,亦工篆刻。其楷书先师北碑,复落脚于欧阳信本,既具唐楷的规整,又具北碑的迟重,世称“康家体”。其隶书直取汉碑,并以魏碑笔法出之,厚重朴拙,金石味极浓。大康书法大康先生的行书虽自云得之大王而面貌则与“康家体”楷书无异,仅将点画稍作参差,且多以侧锋为之,怕是先生为保持“康家”样而如此写去,水平次于它体,艰涩板滞,当为大康弱项。大康先生生平主要精力在古文字的研究上,在这方面的成就极高。其实,我们还不能把他当作纯文字学者看待。他早年从事的是美术创作,后来才转向古文字研究,起因大概与书法篆刻有关。基于此,他书写的古文字更具观赏性,他的古文字书法(主要是金文)也代表了他书法的最高水平。大康书法大康先生除对古文字的研究外,对篆书的笔法也独具见解。他通过对先秦一些实物书法的研究,又与汉碑额书法加以比较,最后印证了蔡邕的“八角垂芒”说。此说或可存疑,而大康先生却已将此说付诸实践,运用于他的书法创作,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他认为秦以前的篆书没有一味恪守中锋的写法,而是顺其自然,中侧锋并用,甚至在篆书中也存在着方笔与波折。在实际创作过程中,他更将魏碑的方折厚重与金文的圆转相熔冶,从而一变篆书的匀圆流畅而为生拙老辣,为篆书(尤其大篆)的创作开创新的格局,称之独树一帜也恐不为过。大康书法我们可以拿先秦诸国文字,李斯小篆、汉碑额、李阳冰“玉箸”篆、吴大澂、杨沂孙、钱坫、邓石如、吴俊卿、齐白石的篆书与之比较,与之相似者为何耶?其意义与王蘧常以北碑入章草,卫俊秀以北碑入狂草无异,同为碑学兴盛的产物。大康先生并将自己的篆法移入篆刻,也能自称家数,并影响了一大批人。大康先生也探索了一些“书画合一”的东西,笔墨积垛,显得很笨拙,观后总有不伦不类的感觉。大康书法有人提出批评,大康先生不以为然,表示还要“探索”下去。其实,此种东西,作为“笔戏”尚可,真的要“探索”起来,恐怕也“探”不出个所以然来。但无论如何,大康先生作为那个时代优秀的书法家、学者之一,对当时那代人的影响,是回避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