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61号孙明瑞《黄山晨烟》67.5x41.5立轴
孙明瑞 (河北省道教协会名誉会长)孙明瑞(1925~2010)世称“墨道人”,法名孙明瑞,俗名清泽。道教龙门派全真道士、画家,尤善画梅。中文名孙明瑞别 名墨道人国 籍中国出生地河北省威县第什营乡芦头村出生日期1925逝世日期2010职 业道士、画家师 傅何海霞1925年10月,出生在河北省威县第什营乡芦头村,家中世代务农。读过两年的书。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加入共青团,任抗日儿童副团长,积极参加抗日斗争。日寇疯狂围剿抗日武装,孙明瑞被逼离家,一路躲避藏身,缺吃少穿,流落到山东东平县(今梁山县)。有诗为证:“日寇侵华丧天良,惯行烧杀抢三光,手挽祖母怀
走投无路之下,在安山镇道观“七圣堂”出家,成为道教龙门派全真道士。当时他只是想:这里有吃有穿,权且先填饱肚子,然后读些兵法战书,效法苏秦张仪为国效力,抗战不息。却没想到,这一叩却叩开了他人生的另一种际遇。孙明瑞从此迈上了成为一代道家大师的道路。 苦练画功
在七圣堂道观的大门,照碑上师爷臧永范的遗作,一幅气势恢宏的梅花吸引住了孙明瑞。从此,孙明瑞开始暗暗临摹师爷的手迹。
师傅魏圆屾见他如此痴迷,便打开封存多年的臧永范遗作,从中取出六幅梅花图赠送给他。孙明瑞获得这隔世之宝,不禁喜出望外,从此静心研读诸子圣贤书,领悟师爷梅画的精髓,领悟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渐渐地,他在学画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将道家坚定、忘我、空灵、超越的精神运于笔端,捕捉灵感,其笔下的雪梅,“千枝交错,万花从容”,气韵流畅,狂放老道,风骨跃然纸上。道人们都称誉孙明瑞的梅花是“取天地之清气而来”。 师从何海霞在七圣堂修行了一段时日,孙明瑞开始云游四方,来到陕西。1968年,孙明瑞碾转结识了张大千得意门生、长安画派代表人物之一、我国山水画大师何海霞,并恳求大师收他为徒。大师见孙明瑞慧根深厚、态度诚恳,再加上20多年痴迷习画,便高高兴兴地收下了这位道家徒弟,当即赠送一幅山水画《华山图》作见面礼。
为了打好山水画绘画基础,何海霞推荐孙明瑞去西安美术学院进修。得何海霞大师真传后,孙明瑞又得长安画派石鲁、罗铭、方济众、赵望去等名师指点,画艺大进。
在学画的同时,孙明瑞在西安八仙宫和终南山麓周至县楼观台居住。为了画梅,他在楼观台亲手种植了梅树千余株,观梅、爱梅、写梅,把自己置身于梅花的天地之中。月光下婆娑的梅影、枯木虬蟠的老梅树,孤清冷艳的雪梅都是他的素材。在“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境里,孙明瑞和他的梅花一道浑然一体,逍遥自在,勇猛精进,终成大家。 仙人洞里得奇名
在习画中,孙明瑞形成了“重墨”的个人风格。他的山水画尤其是水墨梅花,浪漫朴拙,大黑大白,豪爽粗放,不拘常法,既渗透出长安画派苍雄大气、意境幽深的画风,也体现出道家文化的博大精深。
文革时期,孙明瑞与当代书画泰斗宴济元、白雪石、陈大羽、张安治、宋文治、刘雨岭等一起赴庐山写生,孙明瑞与宴济元同住庐山“海会寺”,共同创作,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某年,宴济元在庐山仙人洞为孙明瑞取号“墨道人”,既体现其画风,又彰显其身份,从此,孙明瑞便有了“墨道人”的雅号。 一点香气送万家
在道事活动之余,墨道人云游四方,走遍了全国几十座道观圣院,积累下大量写生画稿。他的水墨梅花,堪称一绝,国内外许多书画收藏家,都以能收藏一幅墨道人水墨梅花为荣。
加拿大朋友蒋丽德给他来信说:“你可算是最成功的当代中国画家,无论是笔法、布局及意境,皆能代表中国传统,但另一方面又有创新。你的画作,气派太磅礴了!”日本朋友世石清峰来信说:“我觉得先生的画可真是美极了!”墨道人对这些赞誉之辞,都视为对自身学画的诚挚鼓励。
墨道人一生作画无数,然而他自己竟没留一幅作品。他把全部作品随手奉人,并不取分文报酬。他常以《清白传家》自勉:“清白传家古人云,不邪不歪正中人。常行不殆持到底,清史名册万古存。”画梅,陶冶了他不慕名利的高风亮节,实属当今道教界的佼佼者。
西安周至县留下了很多墨道人轶事。说他的画,平民百姓谁要都给,而达官贵人就要跑个十趟八趟的。他不阿贵,人品高洁。而在他的老家威县民间,更是流传着他的大量画作。家乡人说:“道长赠画不分长幼尊卑,有求必应。就连普通农夫手里也不少,粗算也有上千张。”这其中不乏想卖画套钱的人,所以黑市上有潜规则,欲低价收购墨道人作品,就上他老家,因为“价位不像贩子那麽高”。
这位散财慈翁,一直端着金碗要饭。用他自己的话说,“愿把苦寒留自己,一点香气送万家”,“提笔又怕蜂蝶害,挥毫风雪合自然”。 爱国爱教做慈善
墨道人一生虔诚修道,以庙为家,严守规戒,从不蓄私财。有不少海内外朋友要高价收买他的画,都被他谢绝。
2002年前后
2002年前后,他在陕西美术博物馆和中国美术博物馆举办梅花专题展览,展出后悉数捐赠国家博物馆。2004年3月,他在离开陕西、云游河北之前,将12幅心爱之作捐给陕西省图书馆。这组形态各异、树身酷似巨龙的《龙梅》,既可单独成画,相连悬挂又能成一围精美的屏风,是墨道人最为看重的作品。
2007年
2007年10月,墨道人等四位威县籍画家,共同组织了一次感人的“救心工程”。他们义卖了80幅作品,所得款项全部资助给四川南充一名身患先天性心脏病的22岁男孩。
这位清贫的高道,一生贫寒,却总共捐了两万余画给毛主席纪念堂、中国美术馆、我国河北、陕西、香港等地博物馆和新加坡国家博物馆,还把自己多幅精品捐赠给了故乡父老。偶尔有画展卖出了他的画幅,他便将所得款项全部上交道观,自已分文不留。
对于这种不凡的举动,他却淡然回答:我们应当爱国爱教。
墨道人就这样全身心地践行《道德经》的训诫,“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完善道教所倡导的人格。 一清二白持“三宝”
作为书画大家,墨道人在生活上始终保持着道士的勤劳和节俭。他的全部家产只不过一身道服、数支毛笔而已。日常所食也是粗茶淡饭,一条黄瓜、小葱蘸酱面足矣,从不奢求。
“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他践行着道祖提倡的“三宝”,从来不吃腥肉。早晚咸菜米汤馒头,中午一顿熬大白菜。他说:“大白菜好,我还爱吃胡萝卜,一清二白。”
“清白传家”的训诫至今还让中国“生活道”的倡导者元真道人李君明记忆犹新,八十年代,正是因为墨道人的教导,才使他获得道法的精进与升华,如今,元真道长自立“道通堂”,承担起师父的使命,以弘道立德为己任,不断探寻中国智慧的源头活水,在日常生活中感悟大道,助天下一切有缘人成就和谐美好的人生。
在元真道人的《生活道》一书中,我们时时可以从他格言式的问题中感受到“大道无言”的墨道人的影子,体会生命的妙境与智慧。元真道长回忆说,墨道人一直痴迷作画,自己也曾劝慰老人:“不必过于执着,应当万缘放下,了尽一切才行”。但对墨道人而言,道、画、人已是一体,他将自己对道的理解全部融入到那一支支傲雪绽放的梅花中。庙里一到农闲之时,他就背起道筐,到深山老林寻找野地寒梅去写生。
墨道人在凄冷的寒林中孑然一身,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面对孤苦的环境,他却怡然自得地享受着画梅的快乐,此时的墨道人无牵无挂、逍遥自在。
人们形容他就像古诗中的姑射仙人一般:“无端半夜东风起,吹作江南第一花”。 只留清气满乾坤
笔者曾有幸和这位当代著名的道长结缘,至今还一直记得前年在河北的十方院与他会面的场景。
年过八旬的墨道人当时就住在道院一间简陋的房子里,伴随他的只有一张床和一个画室。虽年事已高,却童趣依然,在他的身边放着两件物品。一件是一台收音机,用来听京剧;一件是老子的《道德经》,他每天都要感悟品味一番。
看到客人来了,老人忙着为我们沏茶,大家急着去抢茶壶,他却坚持要自己来泡茶,并笑语道:“世间本无老少上下之分,有缘最是难得。很多领导也给我沏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我感到他就像一位在世的“活神仙”,以平等心和恭敬心对待身边的每个人,从不索取,从不谋人,处处只从诚实入手,事事都为他人着想,真是一位人品高尚、洒脱自在的高道。
讲到自己的人生经历,墨道人显得轻松自在、快乐开心,尽管历经世纪的种种磨难,他却只作笑谈,不留心迹,好一幅仙人模样!
那次与墨道人见面后,大家都觉得格外开心,老人那种天真淳朴的人生态度让所有人的心田如饮甘露,如沐春风!
“道长之风,山高水长”,墨道人的一生有着太多的沧桑太多的传奇,但他始终一心求道,不入流俗,独善其身,兼济天下。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墨道人就像他所画的梅花一样,以无私无我的大境界和救人救世的大胸怀,给世间永远留下清香的美德和高洁的气质。
羽化仙逝编辑 播报
2010年2月6日是中国传统的农历小年。这天是北方的祭灶节,传说中灶神爷上天的日子。河北省道教协会名誉会长、中国道教协会理事、画梅泰斗墨道人,恰在这天凌晨四点在睡梦中羽化仙逝,给宗教界人士无尽的遐想和祈愿。
北京大瀚画廊-收购名人字画.微信手机同号13521205815中国北京大瀚画廊画店,位于北京琉璃厂古文化街,老店,常年收购名人字画,销售名人字画,鉴定,咨询,展示,代销,寄卖,笔会,写生,展览,出版,装裱,观摩,研讨等..大瀚画廊地址:北京西城区琉璃厂西街57号.大瀚当场简单快捷即可鉴定字画真伪并咨询收购.